散、按、泛为古琴的三种音色,散音浑厚如地,泛音清灵似天,按音圆润类人,三种音色, 交互辉映,刚柔互补,共同构成极富特色的古乐雅韵,本文就散音常易出现的一些问题,与初学者共同切磋。右手下指,左手离弦,谓之按音,初习古琴,便是先用散音来练习右手的基本八法。
右手弹弦时,左手的位置及姿势也是琴人学习的一个内容,因为琴人的琴姿琴容历来为琴人所重, 这些虽与音色无关,但却关系着琴人对琴的一种态度,抚缦在室,琴人应庄重坦然,聚神凝气, 不沾染一丝俗气,有人在侧如此,室内无人更应如此,谓之慎独。所以散音左手的姿势为琴容之..步,至关重要,不容忽视。 但现代琴人对此多不太讲究,往往随意而为。
见过不少琴友弹琴时,大指常常自然伸直,或高高翘起,显露于外,大指的“藏”“露”,很难定义对错, 因为有好多琴家也是如此,但琴风也依然颇俱风采,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大指的“露”并不合古法。《琴学大全》一书指出:“中欲低昂象凤首,食、名高而象凤翅,大欲藏于中之下而象凤足也,小指名曰禁指,须常直勿动为善。” 从书中的这一段文字,不难看出,古法的大指是以藏为美,以露为丑,其实这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特色,如中国文化中的偏含蓄之美。
另外,关于散音时右手下指的位置,历代琴人也颇为讲究,如《陈拙论指法》一文曾有“指分远近”之说, 古谱也有“近岳为操、近徽为抚,徽岳之中为弹”之论,“操”、“抚”、“弹”三个字, 虽说意思相同,但被我们聪明的古人赋予了太多的情感色彩。古琴音色下指近徽则柔,近岳则刚。
而徽岳之中则不温不火,尽得中和之声,所以古琴右手下指的位置也应以岳徽之中为主,然后在演奏中再视情况而定,以求音色刚柔之变化。 如弹泛音则要求近岳,以求清朗之音,而滚拂则多在徽上,甚至五六徽间,以求柔润之声, 个别琴派也常弹过徽之声,如广陵派甚至在四五徽间用偏锋下指,以求一种音色上的变化。
中和之声,为音之基本,所以初学者,弹散声时,宜在一徽与岳山之中下指,待日后琴技丰富后,便自可随意一些,追求一些音色上的变化。 当然,右手下指的位置也应与古琴自身的音色结合起来,若古琴音色偏柔,便可近岳而弹,以纠琴音之柔,若音色偏刚,便应近徽,以纠琴音之刚。 如遇”前不容指” 岳山偏低的琴,一二弦如近徽下指,便易打板,此琴只能在徽岳之中下指,所以右手下指应因琴而宜,无一定法。
平日里自己弹琴,右手下指便自由许多,但通常是在一徽左右处下指,写此文前,曾与多位琴友勾通, 大多数琴友也是感觉在一徽左右下指为妙,具体的位置便是二徽与岳山之中,据说这也是古琴.科学的触弦点。 其实,散音时左右手的指姿势与位置并无严格的对错,也无定法,但初学者初习琴时理应遵循一定的规矩,一定的准则,如书法之入贴,初习时理应严守法旨,“依葫芦画瓢”,只有这样下去,才能根正,或曰苗红,以后才会走的更远。
中国传统的太师椅给予主人的是一种威仪,要求坐有坐相,端正有方,而从西方传进来的沙发给予主人的则是一种舒适,轻松自在,这两种家具并无高低贵贱之分,只不过是他们所关注的角度不同而已; 其实,上文中所谈到的这些指法,可能也是如此,体现的只是两种不同的审美情趣而已:古人重他,今天重己。